几百年来,澳门作为一个华洋杂处的城市,不仅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诸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,就是在民间习俗方面,也是中西合璧,独具特色。由于97%的居民是中国同胞,因此澳门的民间习俗仍以传统的中国特色为主。
在澳门,农历新年是澳门最为热闹和隆重的节日,除了大扫除、祭灶、贴春联、吃团圆年夜饭、守岁等一些传统的习俗仍保留下来外,在除夕之夜,全家一起逛年宵花市。赏花购花,则是近百年来澳门除夕夜特有的节目和习俗。花市上,人如潮,花如海,一派节日的温馨与欢乐。
澳门人非常重视年节。除了在春节、元宵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里要好好庆贺一番之外,也热衷于过一些祭祀神鬼的节日。如二月二的“土地诞”、三月二十三的“天后诞”、五月十三的“关公诞”、六月十九的“观音诞”等。节日虽多,但绝不马虎,每个节日都会有一些特别的传统仪式或庆祝活动。
除了各具特色的节日,澳门传统的婚嫁习俗也很独特。过去,新娘子出嫁都要头戴凤冠,身穿一套白色的唐装衫裤作内衣,外面再穿上红衫绿裙(文武双全之意),由他人背上花轿。当花轿到达新郎家门口时,新郎先要踢门,然后才打开轿门,并用折扇在新娘头上敲一下,表示进门之后要听话。水上新娘出嫁,习俗又不同。婚礼晚上举行,新郎是用一只小船去接新娘。新娘到了男家的船上,只能穿袜子,不能穿鞋,以免把男家“踩低”。
每年的6月10日是驻澳葡人的传统节日。在这一天,葡裔人士来到白鸽巢公园纪念葡国著名诗人贾梅士。因此,这一天被称为“贾梅士日”。传说400多年前,贾梅士曾在此园的石洞里隐居,并写下不朽诗篇《葡国魂》。